您当前位置: 教服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清华招教师 不看“海归”看能力
相关专题: 出国留学  发布时间:2013-03-07
资讯导读: 49岁的陈吉宁,任清华大学校长刚刚一年,是清华30年来最年轻的校长。昨日,在北京团的开放日上,华西都市报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倾听他对中国教育发展之路的肺腑之言,以及中国顶尖大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9岁的陈吉宁,任清华大学校长刚刚一年,是清华30年来最年轻的校长。昨日,在北京团的开放日上,华西都市报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倾听他对中国教育发展之路的肺腑之言,以及中国顶尖大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履新一年评价由清华教授说了算

华西都市报: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一年,您有没有感觉到挑战?这跟您过去15年在清华大学工作有什么不同?

陈吉宁:我曾经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也曾经是这里的一个普通老师。在这里工作15年后,成为清华大学的校长,对我来说是一项责任重大、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

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清华大学的未来长远发展,需要我们有最优秀的办学理念、思想,也需要能够高瞻远瞩到多年以后的发展战略,以及保持学术水平领先的推动力。

清华大学作为一所学校,我们的管理跟企业和机关不一样,不可能是命令式的。我们做很多事情,都是与学校的教授、学生共同协商沟通的结果。这就是我们推行的“去行政化”,虽然这样做需要花大量时间,但是我会坚持。

华西都市报:您对自己的校长工作,有什么自我评价?

陈吉宁:自己不能评价自己,我愿意听教授们打分、大家打分。

聘请教师“海归”不一定最好

华西都市报:现在很多国内大学招聘教师时,直言只选曾经留学的“海归博士”,清华是否对此也很看重?这是否说明中国的大学看不起自己培养的学生?

陈吉宁:现在一些学校确实是这样,但是不应该如此。我不认为“海归博士”一定是最好的。我们国家自己培养的许多学生,例如清华大学毕业的学生,很多人现在一样能够在世界一流大学获得教职,关键是看他的学术水平和能力,这才是最根本的,而不是只看他从哪里毕业这种表面的东西。

华西都市报:现在许多中国学生都走出去,到海外留学,对清华大学在生源上有没有新的影响和挑战?

陈吉宁:这是一件好事,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到中国读书。现在清华大学8%-9%的学生是留学生。交流的过程对学校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所有大学都应该是开放的。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编辑:zixun_1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