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教服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南京农业大学“提增”育人开创素质教育新模式
相关专题: 官方服务  发布时间:2010-01-20
资讯导读:南京农业大学提增育人开创素质教育新模式  为了树立全面育人的理念,培养高素质、创

南京农业大学“提增”育人开创素质教育新模式

 

 

为了树立全面育人的理念,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南京农业大学自2004年始在全校推进“提增”育人计划,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

“提增”育人计划是一个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首、专业素质为主、人文素质为辅、身心素质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系统工程,旨在构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体系。四年来,学校着力拓展素质教育平台,努力倡导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的对接和互动,全面实施“提增”育人计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倡导第一课堂在全面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方面,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教育课等课程的设置,增设了必修课、选修课、必读课和选读课等类别的素质教育课程,制定并实施了“奖励学分制度”,调动了第一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开辟网上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拓宽了课堂教学方式,《农业概论》、《美学》必读课与近150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很好地满足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需要。“广适型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等14项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另一方面,学校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发挥教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垂范和积极促进作用。先后制定并完善了《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规章制度。在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开设了《论语》导论、《中国古代名著导读》等课程,用以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学校组织奖教金、教学标兵、“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提增’育人计划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十佳优秀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等评选,建立师德考核指标体系和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书育人监督网络,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阵地开展师德建设教育,在全校教师中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拓展素质教育平台,提升“提增”育人工作实效

实践表明,加强载体建设,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平台作用,对于提升该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有明显的作用。

“提增”育人计划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八个一”要求,即要求每一名学生每学期参加一次党团活动、参加一个学生组织或社团、作一次公开演说、听一次报告、掌握一种应用文体写作、参加一次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参加一次文体活动、参加一次模拟招聘。之后又将第二课堂系统性地分为8类主题教育活动:党建工作、基础文明与心理健康教育、学风建设、学术科技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组织与团体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学校通过学生工作处、团委、教务处、科技处等相关部门围绕这些项目搭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素质教育平台,努力使每个学生在这些平台上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提高素质。

1.扎实开展思想素质提升工作。充分发挥分党校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教育活动;开拓创新,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积极策划开展思想教育主题活动,效果显著。扎实的工作使该校学生整体思想素质在同类高校毕业生中表现突出,学生的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不断增强。截至2007年,经过学生自愿报名、学校遴选,共派出92名西部计划志愿者,43名苏北计划志愿者,开展为期一到两年的服务,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该校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近四年学校获得了全国西部计划示范高校、江苏省苏北计划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荣誉。学校还荣获了“江苏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学校先后通过了江苏省党建工作优秀评估和校风建设优秀单位评估,荣获“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据学校近期开展的问卷调查,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精神的综合评价予以了充分的肯定,选择“很好”和“较好”的百分比都在95%以上,尤其对毕业生体现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有很高的评价。

2.全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百题讲座”等活动。举办各类展览近百次,各类演出200多场,竞赛300多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每年举行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和学生社区文化节。通过举办主持人风采大赛、十佳歌手大赛、相声小品大赛、舞蹈大赛、书画作品大赛、个人形象设计大赛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提高了学生尚美情趣。学校鼓励成立各类型学生社团,“大学生管弦乐队”、“未来话剧团”、“兰菊秀苑”、“三联书友会”、“大自然俱乐部”、“悬铃木诗歌创作社”等近百个学生社团在校内外积极开展活动,为学生个性发展和文化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农村发展研究会”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江苏省十佳社团”,“绿源环境保护协会”被评为“全国十佳生态环保社团”。学校还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实现校园环境有“文化”。学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花园式单位”和“绿化先进单位”。“文化广场”、“武林”、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等,不仅给人美的熏陶,也给人以文化启迪。南京农大广播站、《南京农业大学报》、“心苑网”、“绿岛网站”、“学生之家”、“博文益智网站”、“‘提增’育人计划专题网”等成为学生文化交流和素质养成的重要平台。

3.积极推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全面实施了大学生科研训练(SRT)计划,并不断提高覆盖面及受益面,迄今累计投入300多万元,评审立项SRT项目1700项,参加项目的本科生共计8500人,占各年级学生总数的50%左右,迄今参加SRT项目的学生已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21篇,其中被SCI收录的有8篇。学校还每年提供专项经费,并配备指导教师,支持学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学科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各种科技类竞赛活动,锻炼学生科技创造力。学校还设立了奖励(创新)学分制度,主要用于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特别是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

4.不断加强学风校风建设。一是结合专业特点,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开展分类学习指导活动。在低年级学生中主要开展了学习交流会、参观专业实验室,组织制定大学学习规划等;在高年级学生中举办了考研动员,开设了四、六级英语、考研辅导班,同时,结合就业指导工作,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考级考证,不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意识。各学院采取了各具特色的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开展了针对性比较强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近四个学年共发放国家奖助学金1388万元,省政府奖助学金87.55万元,国家三好学生奖学金446.33万元,单项奖学金101.56万元,校级名人、企业奖学金82.9万元,校十佳(明星)集体98个,校十佳(明星)学生个人96名,优秀学生干部1663名,先进班集体173个,先进宿舍100个。总奖励额度近2300万元,受奖人数近两万人。

三是加强检查监督,优化学生学习环境。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班主任听课制度,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对学生的督促,加大学生到课情况的检查的通报力度;和教务处联合开展学风专题检查,形成学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学生宿舍区学工系统值班制度建设,加大对学生宿舍行为的监督和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

经过不断的努力,近年该校始终保持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升学率、学位授予率普遍提高,学生违纪处分率、考试作弊率显著降低,突发和恶性事件明显减少。

5.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体育文化活动。学校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心理保健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三进”计划,即:心理健康教育进网络、进社区、进课堂。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强化危机干预网络的上传下达信息功能。同时积极发挥学生社团力量,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生中的普及率和影响力。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卫生》、《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大学生恋爱心理》等课程,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协调发展。2004年学校获得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另外,学校聘请离退休教师参与党课、学生心理访谈等工作,学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2006年荣获“江苏省先进单位”。在身体素质培养方面也积极采取措施,收到良好效果。一是严格体育达标制度。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运动,其中有太极拳、广播操等参与面广的项目,同时将运动会改为全年运动会,每月安排一项主题运动会,这样使得学生参与面很广,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学校还尝试举办了传统体育大会,增强了体育的参与性、趣味性和传统文化性。三是加强高水平体育运动队建设,积极拓展自身优势项目,如女子排球队自2004年以来获得排球赛的南京高校冠军、江苏省高校季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亚军。

6.搭建素质教育的社会平台,广泛建立素质教育共建基地

“提增”育人计划强调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和实践教学,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力与竞争力。学校把素质教育基地建设作为实施“提增”育人计划的重要载体,通过学院共建、全校共享的方式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社会实践基地等基地共建工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平台。至今,共在南京及周边地区共建各类素质教育基地56个。学校以报告、参观、义务讲解、文艺联欢、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共建活动,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

7.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积极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多年来该校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已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十多家媒体报道了该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近四年来,学校除自2002年以来蝉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先进集体之外,学校共有23支社会实践团队受到省级表彰,32名教师被评为省级优秀指导教师,37名同学被评为省级先进个人,4个基地被确定为省级社会实践基地

 (三)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发挥素质教育对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首先,提出了分类指导实施意见:对学生骨干主要进行引导并发挥他们在活动中的带头作用,对一般的学生加强指导,对少数平时不注重素质锻炼的学生重点帮助。对低年级学生主要进行大学学习与生活的适应与素质拓展教育,重点开展基础文明教育,抓学风建设。对高年级学生主要进行个人素质提高与综合发展教育,重点抓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通过开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等相关课程加强就业与创业的系统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职业测评,使他们在入校之初和在学期间树立并调整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从业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素质培养。第三,注重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加强专兼职人员的专业培训,获取相关资格证书,有效地提高了就业指导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第四,积极培育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有形与无形市场。学校每年举办100多场大型招聘会、校园专场招聘会和小型校企见面会,积极建设就业与实习基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实习与就业机会。

学校的积极举措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充分就业。自2004年该校已连续四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超过95%,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了该校毕业生喜人的就业局面。近三年,学校连续获得“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金海波同学荣获江苏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冠军、“航天杯”首届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十佳职业规划之星”荣誉称号,并被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卫星专网聘为“职航快线形象大使”。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