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教服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陈新宇
相关专题: 名师荟萃  发布时间:2010-03-23
资讯导读: 陈新宇 讲师 研究方向:中国法律史

陈新宇

讲师

研究方向:中国法律史

学术背景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

海外研修
  日本名城大学招聘研究员(2007年4月-2008年3月)

学术兼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兼任副研究员

学术成果
专著:
  《从比附援引到罪刑法定——以规则的分析与案例的论证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

论文、评论:
  1、《继受与变革——以日本过渡刑律下“断罪无正条”与“不应为”的变化为中心》,《清华法学》第2卷第3期,2008年5月。
  2、《近代中国刑法史上の一つの空白——沈家本の比附に対する態度変化の背後》,《名城法学》(日本:名城大学法学会)57卷4号,2008年3月。(松田惠美子教授译)
  3、《先哲已逝,典范永存─缅怀徐道邻先生兼评〈中国法制史论集〉》,《政法论坛》2007年4期。
  4、《“分别民刑考”——以〈大清现行刑律〉之编纂为中心》,《法制史研究》(台北:中国法制史学会会刊)第10期,中国法制史学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编,2006年12月。
  5、《向左转?向右转?——董康与近代中国法律改革》,《法制史研究》(台北:中国法制史学会会刊)第8期,2005年12月。
  6、《我国刑法史上的比附援引与罪刑法定之争——以沈家本对比附态度之转折为中心》,《刑事法评论》第17卷,2005。
  7、《近代中国刑法语词的塑造——以外国刑法典的翻译为研究对象》,《环球法律评论》2004年冬季号。
  8、《清代的法律方法论——以〈刑案汇览三编〉为中心的论证》,《法制史研究》(台北:中国法制史学会会刊)第6期,2004年12月。
  9、《古罗马的法律解释(公元前8世纪—公元6世纪)——一个历史的考察》,《法大评论》第2卷,2003年。
  10、《一生求索惟公正,人品文品入清流——记比较法学家潘汉典先生》,《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1期。
  11、《比附援引:罚当其罪还是“罪”当其罚——从两个具体案例入手》,《清华法学》第3辑,2003年。

其它
  1、《比较民法史:力量与弱点——〈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评介》,《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
  2、翻译:张富美,《清代法律中的类推》(Fu-mei Chang Chen, On Analogy in Ch’ing Law),《中西法律传统》第5卷,2005年。
  3、《沈家本的刑法思想》,收入李贵连:《沈家本评传》,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夏商周时期的司法制度》(与刘广安教授合作),收入张晋藩主编:《中国司法制度史》,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6月。
  5、《〈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评介》,《法制史研究》(台北:中国法制史学会会刊)第4期,2003年12月。
  6、《法律史的另一种写法——孔飞力〈叫魂〉读后》,《研究生法学》2003年第1期。
  7、翻译:霍姆斯,《法律的道路》(Holmes,The Path of Law),《研究生法学》2001年第4期。

目前的研究工作
  1、《比附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2、《学思与法意:近代清华的法学教育》(清华法学院种子基金项目)

来源:清华大学法学院   编辑:admin  
本文标签: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